香港《南华早报》在1月26号引述中文学术刊物《声学学报》,在本月刊发了一篇题为《深海水平阵对空中声源的近场定位研究》的论文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在一处秘密海域1000米深的海底,部署了声学传感器阵列,成功探测并跟踪了一架在5000米高度飞行的固定翼飞机。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其应用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科学界春晚不仅是对传统春节节目形式的创新尝试,更是对科技普及的一次有力推动。在智能设备和AI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不少传统行业正通过科技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人工智能 ...
这几天翻论文,看到一个好笑的事情:有三篇讨论运动健康论文,分别论证了早上锻炼更有利于减肥、晚上锻炼更有利于减肥,和下午锻炼更有利于减肥。 反过来说,早中晚啥时候锻炼都不利于减肥。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2025年2月2日上午8时30分,潮新闻拍客从中沙群岛神狐海域传来了一段视频,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科学爱好者的“沈括”号科考团队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潮新闻拍客、杭州天长小学五二班施念同学穿着潮新闻的T恤,进行了本次特殊的升旗仪式。 据悉,本次公民科学 ...
整理:存源、一木、雨飞排版:张心雨桐图源:zaoeyo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我们不断追问: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意识从何而来?情绪如何影响身体?记忆又是如何储存的?2024年,脑科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为这些永恒的问题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新答案:从颠覆性地发现 ...
科学家们正在揭开土卫六(土星最大的卫星)及其富含氮气的浓密大气层的秘密。尽管土卫六的体积比地球小,重力也比地球低,但它的大气密度却是地球的1.5倍。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富含甲烷的大气层是由其岩石内部加热的有机物质释放的气体维持的。 SwRI ...
"运动减肥"——这个被写入无数健康指南的黄金定律,正在经历科学界的深度审视。2021年,进化人类学家赫尔曼·庞泽(Herman ...
苏东庄教授于1932年出生,1950年从印尼回国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66年,他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职务。1984年,他又调往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任教授、 ...
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记者张建松)耳蜗是重要的外周听觉器官。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耳蜗听觉毛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和功能学分析,破解了听觉毛细胞发育的“基因密码”。1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北京综合讯)中国科学家通过胚胎干细胞技术,培育出由两名雄性父鼠繁殖的实验小鼠,并成功存活至成年。科研人员称,这是哺乳动物基因工程领域的重大成就。 综合路透社和科技日报报道,发表于《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
​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科学中心科技影院上新巨幕3D科普电影《大自然隐藏的王国》、4D科普电影《地球脉动II》和球幕科普电影《水之星球》。其中,影片《大自然隐藏的王国》带领公众走进真菌的微观世界;影片《地球脉动II》镜头捕捉自然世界的美景和动物王国,结合 ...